目前,市面上常用的道路胶均是单组分缩合型密封胶,其通过与空气中的水分发生缩合反应后固化为弹性体。一般而言,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对道路胶的固化有很大影响。当白天环境温度升高时,水泥板块出现线性膨胀使缝隙体积变小,此时缝隙中的胶受板块的挤压作用,胶的表面形态就会受到影响,因此我们统称为“起鼓现象”。
总体来讲,起鼓现象是密封胶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,接缝发生的变形较大而导致的,并不是道路胶本身有质量问题。我们总结容易引起密封胶起鼓的因素有:
1. 环境湿度低,引起密封胶固化慢,比如我国北方地区的春季和秋季,空气相对湿度较低,有时甚至长期徘徊在30%RH左右;
2. 环境温差大,比如北方春秋季节早晚温差大,白天温度可能在20℃左右,南立面被太阳直射的时间最长,而夜晚的温度可能只有几度,甚至更低;
3. 胶缝尺寸,当胶缝较窄时,尺寸变形导致的胶缝宽窄变化的比例会偏大。
要消除这种起鼓现象,就要考虑消除上面提到的造成起鼓的不利因素。在上面提到的因素中,环境湿度、面板种类和尺寸以及接缝尺寸一般很难改变,剩下的能改变的因素就只有温差和胶的固化速度了。因此我们有如下的施工建议:
1.选用固化速度相对较快的胶。
2.在阴天抓紧时间施工,因为阴天昼夜温差小,胶缝变形小,不容易发生起鼓现象。
3.选择合适的时间打胶,如果施工时间允许尽量在白天打胶。
4.如果上述两个方法均无法解决起鼓的情况,可以采用二道打胶的方法,即先打一次凹陷的胶缝,待其固化2~3天,具有弹性后,再在其表面打一层胶。